请输入关键字
top
EN
提交
陈景彦谈中日关系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


 

  3月2日上午9点30分,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、东北亚研究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陈景彦先生座客伪满皇宫博物院,与大家分享了关于中日关系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。

  陈景彦先生分别从中日关系史的分期问题、二战时期在日中国劳工问题、历史认知问题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。

  首先,陈景彦先生深入浅出地梳理了中日关系史在古代的五个时期:1、公元57年,日本接受东汉光武帝赐印、封号,中日官方交往开启。2、隋朝以来,日本派遣隋使、遣唐使到中国,这一时期日本试图与中国相提并论。3、公元894年,日本终止遣唐使,中日官方交往中断。4、明朝永乐年间,日本对中国恢复朝贡关系。5、清朝建立,日中官方交流再次中断,民间交往达到鼎盛状态。并认为近代中日关系可划分为1853-1894年,1894-1904年,1904-1914年,1914-1922年,1922-1931年,1931-1937年七个时期。

  其次,陈景彦先生回顾了研究“二战时期在日中国劳工问题”的缘起。自己到香港、台湾参会,访问第二历史档案馆、石家庄党史研究室、日本中央大学、关西学院大学等机构,获取到“在日中国劳工问题”第一手资料,经过研究、考证,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《二战期间在日中国劳工问题研究》一书的经过。并对“在日中国劳工问题”中日学者的分歧逐一进行了剖析,驳斥了日本学者对此问题存在的误读。例如,日本学者理直气壮地提出“日本人”是唯一受到原子弹的伤害的民众。陈景彦先生明确指出在中国被掠夺至日本的劳工中,广岛5名中国劳工、长崎33名中国劳工(38人皆有姓名在案)亦被原子弹炸死。

  再次,陈景彦先生谈到了中日关系史研究中的历史认识问题,一是,对抗日战争是八年抗战,还是十四年抗战,国内学界曾存有争议,指出了目前国家确立十四年抗战的正确、合理及价值。二是,指出了二战后日本缺少一场轰轰烈烈的、彻底的战争责任追究。

  最后,陈景彦先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对中日关系未来做出展望,希望中国民众能够熟悉中日两国交往历史,理性表达自己的历史认识。